项目简介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钢材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即对钢水的纯净度要求越来越高,铁水预处理技术极为重要。在钢制造流程中,铁水经过转炉吹炼,冶炼成钢水,钢水经过转炉出钢口倒入至大包。出钢过程中有炉渣倒入钢包中,钢水中含有渣物,通过扒渣处理对提高连铸钢坯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镭目公司研发设计冶金行业高品质钢智能冶炼系统集成将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集成为一体,通过基于机器视觉、智能传感器、深度学习与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以及图像采集和智能分析确定渣面分布情况,达到无人干预的铁水脱硫工序智能扒渣,从而提高钢水纯净度。我司以高品质钢智能冶炼系统集成作为主体,将信息化研究、智能制造为两翼,搭建会议、培训、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等国内外交流平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开展环保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提升、多元发展、智能制造等专业咨询,为全球主要工业化国家提供高品质钢智能冶炼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服务,共同推进冶金行业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
项目特色
钢水的纯净度对连铸生产和铸坯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钢水的预处理和精细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扒渣处理是实现除渣稳定、高效、可追溯的重要环节。现有技术的缺陷使钢水中的杂质、渣物无法稳定地去除,且人工操作危险性高,可能会导致铸坯质量不达标,从而带来质量事故、安全事故。而我国大部分钢厂因为扒渣智能化低,大都采用人工凭经验扒渣,这样不仅没有保证操作的稳定性,也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当铁水中渣的等级难以准确判别时,生产成本会居高不下。
本项目在现有技术所呈现的环境下,改变了传统的技术缺陷,通过图像采集和智能分析,确定渣面分布及评估情况,自动控制扒渣机扒渣,从而提高冶炼洁净度和产品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不稳定情况,杜绝该岗位人身安全事故。同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实时信息,通过完整的数据记录功能,且与二级系统的信息进行交互,能在环节结束后,智能截取完成的铁水液面图像,以及整个的过程录像,分析钢水的情况,保证钢水质量的稳定。
典型应用场景
武钢炼钢智能转炉扒渣系统集成解决案例
解决的问题:
设备智能化水平低,人工劳动强度大、钢坯质量难以保证
应用情况:
镭目公司在计划安装时间内完成四炼钢每台连铸机的智能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铸机全部技术协议的要求,降低了人工大幅度成本,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智能化水平也达到历史新高,得到了宝武集团的全面肯定。该项目的成功应用为武钢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①在铁损方面,武钢为200吨的铁水罐,每罐减少铁损310kg,以高炉给出铁水价格每吨2000元计算,每罐可减少铁损成本0.31×2000=620元,以每罐200吨算,吨铁节约成本3.1元/吨;②在硫耗方面,个硫单耗少0.02,表示去除同样的硫,花费更少的脱硫剂。即每吨铁水每脱一个硫少用0.02×0.1=0.002kg脱硫剂(0.1为单位转换系数),以每吨脱硫剂1200元,每罐180吨铁水,每罐脱25个硫来计算,每罐可减少脱硫剂成本0.002×0.001×1200×180×25=10.8元,因此,每罐铁水可减少脱硫剂成本10.8元,以每罐180吨算,吨铁节约成本0.06元/吨。
按武钢年产量按1000万吨计算,一年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16元/吨×1000万吨=3160万元。结合上述情况,自动扒渣技术可减少人工3人以上,有利于提高扒渣效率,提高铁水收得率,可降吨钢成本3.16元/吨,节省综合效益3160万元/年。


